许钧:追求,一直在路上

来源: 翻译学研究 作者: 时间:2018/07/20



2016年9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著名翻译家许钧受聘成为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全职加盟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他也成为学校启动实施学术大师汇聚工程以来引进的首位学术大师。在那天的“浙大欢迎您”仪式上,记者曾在现场目睹了许钧语带哽咽的感怀与对未来的憧憬。时隔近两年,记者再次与许钧面对面,一起聊聊他在浙大的这些日子。


  看到了世界一流大学的担当


  问:2016年9月您加盟浙江大学的时候,曾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那时候,您说,花甲之年从工作多年的南京大学转到浙大重起炉灶,是要回乡寻根,在浙“创业”。现在,您觉得浙大的“创业”环境怎么样?


  许:浙江大学有几点是我印象非常深刻的。首先浙大是一个有传统有根源的大学。去年是浙大建校120周年,我有机会参与了庆祝活动。在这场全球瞩目的庆典中,我们看到了新时期浙大毕业的学子在世界各地发挥作用。这样一个历史回顾,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世界一流大学在国内外各行各业的担当。


  第二,学校对未来发展思路非常明确。这一年多中,我也参加了不少会议和活动,我感觉到学校对未来发展目标非常明确并且充满信心。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所大学要发展,就要着眼于未来。浙江大学的目标就是要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学校已经在多个方面做了非常出色的工作。


  第三,办事效率在国内甚至国际范围内来说都是非常高的。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无论是教学与科研工作,还是机构设立、项目投入或是活动组织,从上到下是贯通的,都呈现出高效率的工作状态。


  第四,非常开放。虽然学校历史悠久,但并没有因此背上包袱,学校的心态和姿态永远都是面向未来面向全球,这一点从学校频繁而丰富的国内外交流就能明显感受到。对于学术来说,也具有放眼国际的开放心态。我们还有国际校区,海宁国际校区让我看到了中国在国际化办学方面开拓了一个新的模式,也是中国融入国际合作办学、进入世界前沿、培养具有全球创新性人才的非常好的尝试。


  最后,作为一个外语人,我也感受到,浙大的外语学科是非常有活力有特色的学科。


  在学科创一流的过程中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问:在浙大的这些日子里,您做了哪些事情,“创业”成果如何呢?


  许:最重要的就是扎根浙大,融入学科。一个人不管历史有多辉煌,那都已经过去了,到了新的单位,就要看能不能跟学科融在一起,跟团队融在一起,跟学生融在一起,跟发展目标融在一起,并且能够亲身参与其中。对我来说,就是要在学科创建世界一流的过程中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在营造学校文化氛围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一年多的工作,我主要从几个方面来入手。一是在国内外扩大浙大外语学科的影响力。如果每一个文科学科影响力都扩大了,必然整个文科的影响力就扩大了。我在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评审会等活动时,都努力把浙大纳入到交流、合作、竞争、发展的进程中去。


  作为已经60多岁的老同志,我一路走来得到了很多前辈的提携、帮助、引导。我觉得学术也好文化也好,贵在积累、传承与光大。所以第二个工作也是我花了主要精力的工作是对年轻人的培养、引导、提携、帮助。我跟很多年轻老师包括年轻教授积累了非常深厚的友谊,跟他们讲怎样做学术,教好书。就在这间办公室,我做了很多调研、谈心,了解每个人的不同情况,比如学术上的困惑、发表研究成果上的困难、发展中遇到的瓶颈等等。他们把新写的文章拿给我看,我觉得好就推荐出去。他们有新的想法,或是想找新的方向,申请新的课题,我都会提出自己的建议意见。有一位何辉斌老师,是文学方向的,就说,“许老师,跟您几次交流之后,我现在豁然开朗了,感觉有很多方向可以去开拓。”


  在这一年多里,翻译方向、法国语言文学方向的团队建设已经初见成效。翻译团队无论是在项目争取、论文发表、学生培养还是个人发展上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郭国良,著名翻译家,破格提拔为正教授,青年学者冯全功发表了很多研究成果,获得了教育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法国语言文学团队是非常年轻也非常有前途的队伍,现在有包括2名外教在内的7名博士,其中5位中国博士都是清一色的80后。法国语言文学设立了博士点,80后的赵佳成了博士生指导教师。几位年轻人不仅翻译了重要的作品,还有六七篇论文在国内CSSCI和A&HCI来源期刊发表。我觉得只要引导得好,帮助年轻人找准方向、掌握方法、开拓途径,他们就会发挥聪明才智,很好地成长起来。


  三是学科发展。我一直认为,学科发展要注重整体性但更要有优势突破。目前,985高校中,外语学科最好的就是北大、南大,还有浙大。浙大外语学科任务是非常明确的,未来重点发展3个方向,就是语言学方向、文学方向和翻译与跨文化研究方向。我们在打造学科方向、发挥优势、重点突破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工作。2016年12月,我们在“畅想2030”的活动中,邀请了国内多位名家来给我们出主意,会议内容还在C刊上发表了,这也是宣传浙大的一种方式。这种畅想,这种对未来的规划非常重要。


  语言学方向,我认为完全可以办成国内最好的,浙大外语学科的这个方向的国际发表做的很好,量多质高,在学界很有影响;文学方向,本来基础就好,又有新的力量加入,聂珍钊老师加盟浙大外语学院,他在文学理论方向具有国际影响力,担任两本国际杂志的主编;翻译与跨文化研究方向,也很有特色,我们在2017年12月成立了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希望能够以此为依托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等方面做出新的贡献。翻译是文化交流中的必经之路。就像五四运动时,翻译是先锋一样,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翻译也同样扮演着先锋角色。浙江又是翻译家的摇篮,历史上出过很多翻译大家,在浙大发展翻译学,是有根有源的,可以做很多工作。我们希望能够把中华译学馆建设成中外文化译介、文化交流、人才培养和社会影响培育的中心。


  用力最勤、成果最多、思想最活跃的一年


  问:想必您这一年多肯定是非常忙碌了。那您自己的工作有什么新进展吗?


  许:这一年多的确是我近年来最忙的一段时间了。虽然已经60多岁了,但我自己的工作仍然不敢有丝毫懈怠。


  科研这块,我觉得到浙大后,我又焕发了新的学术青春,可以说,是过去近十年或二十年来用力最勤、成果最多、思想最活跃的一年,既出版了专著、译著,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篇,另还有20余篇是指导浙大外语学科年轻教师完成的。为了发挥学术的社会影响力,我应邀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文艺报》《中国图书评论》等主流媒体上撰文。我觉得文科老师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把学术影响转变为社会影响、推动引导文化的建设是知识分子的责任所在。我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文章《学术“破冰”需要“寻真”勇气——柳鸣九先生的学术求索之路》,看似是写一个人,实际上是呼唤我们一定要有探求真理的精神。创新就是破冰,需要有求真的勇气,而当下,求真的勇气是我们非常缺少的。这其实也是表达了我的内心追求和学术价值观。


  世界一流的大学,需要有优秀校园文化的营造和人文精神的弘扬。前年我们外语学院邀请诺贝尔奖得主勒克莱齐奥来浙大,去年9月一开学又邀请著名作家毕飞宇来浙大举办系列讲座等等,这些都是为了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我觉得校园文化的建设是需要每一个老师来积极参与的。


  人才培养方面,我自己的体会是小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好的习惯,习惯成自然嘛。有了好习惯,就会自觉,自觉才能自立,有了自立才能自创。从自由、自觉、自立到自创,这几个词都是“自”开头的,什么意思呢?我觉得人才培养要以人才本身为最高目标,不是体现老师的意志,也不是实现老师的理想,不要把学生教得跟老师一个样。老师一定要以学生个体为落脚点,因材施教,引导、培养、教育相结合,教他们认清自己是谁,想要什么,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然后鼓励、引导学生去实现这个目标。


  来浙大后,我开了一门面向研究生的课《翻译概论》,有些老师也会来听,因为我比较关注年轻人的教学,做了一些传帮带的工作。另外,我还参与国内重要教师培训班的课程讲授,比如去年暑假,我所在的中国翻译协会办了一个关于翻译理论研究的教师培训班,全国近百所学校的老师来听课学习。这既是扩大浙大的影响,也是把如何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的经验传授给大家。同时我也很关注国内的教材建设,写一些书评或评论。这项工作也很有意义,需要有人去做,因为好的教材实在太重要了。


  第三,社会服务这块我也投入了不少精力。除了学院、学校的有关工作外,我去年应教育部和有关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评审有关学科的材料至少有200份;我还应邀参与了多所985高校的一流大学建设方案的专家论证工作;以翻译家的身份,和王蒙、王安忆、钱理群、苏童等著名作家与学者一起共同署名出版了《12堂阅读课》一书;担任国内外近20家学术刊物的编委。另外,这么多年来我翻译的40多本书也一直在发挥着影响,比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每年有近十万册的发行量。在这些社会服务中,我也获得了回报,学习了新知识,开拓了视野,掌握了前沿,等等。


  各方面的工作很多,常常整年都没有什么休息,连过年也是如此,但做起来又不会觉得很累,因为我的思路很清晰,目标也很明确,可以说是有努力,有付出,有收获,有喜悦,有信心。


  有灵魂的大学需要科学与人文并进


  问:看得出您的“创业”充满热情。但现在仍然有不少人认为文科不如理工科有实用性,在一些高校,文科发展不受重视。您怎么看待这一问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浙江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文科如何体现它的价值和作用?文科应该如何获得更好的发展?


  许:人类面临着三个重大命题:人何以为人?人是如何活着的?人怎样更丰富地活着?这三个正是哲学、历史和文学所要解决的问题。你说文科重不重要呢?太重要了。


  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文科,校园会是什么样子?通识课少了,人文讲座少了,思想引领少了,学术交流少了,这将是多大的悲哀。创新性其实是人文思想先提出来的,然后再表现在各行各业。我们不要把科学与人文对立起来,它们就像是身体和灵魂,是一体的。一个社会不能没有科学的发展,也不能没有人文精神的弘扬。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一个社会平衡得越好,就越安定平和,就发展得越好。我们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是同时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且两者互相促进融为一体的有灵魂的大学,是要为民族的发展作贡献同时也要为世界发展为全人类发展作贡献的大学。


  具体说到外语学科。中国文化要走出去,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就非常重要,习总书记也专门强调了这一点。那我们外语学科有没有很好地去回应这个国家需求?中国13亿人口解决吃饭问题重要吧,所以出了袁隆平。中国人要文化交流,是不是要学习外语?13亿人学外语,怎么学,怎么学得更好?这个课题谁解决?在这个课题上,我们浙大就有老师在国内占据了最重要位置,挑起了中国英语国家能力考试专家委员会专家组组长的重担。国际托福考试委员会总共委员才十几个,其中亚洲就一个,在哪里?就在我们浙大外语学院。


  当然,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需要长期的努力,而在这个过程中,外语学科是可以做出独特贡献的。


  比如,把中国文化翻译出去,把外国文化翻译进来,在这个互动过程中来推动我们的研究和反思,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举个例子吧。我和勒克莱齐奥通过翻译而认识,再到文学、文化、思想的交流,现在是30多年的老朋友了。我和我的学生把他的书翻译到国内。近年来,我参与了重要学术与文化交流活动的组织工作,组织了4场勒克莱齐奥与莫言的对话交流活动,还有跟余华、毕飞宇等人的交流,这都是很重要的文学交流、文化传播、学术传承的工作。每次勒克莱齐奥来中国,我都会带他到各地走走,带他去朝拜中国四大名著作者的故乡。这些不也是很好的文化交流吗?在我们的一起努力下,勒克莱齐奥在南京大学先后开了4门课,我们一起交流学术,培养学生。另外,国际勒克莱齐奥研究会有一本会刊,近年来我所在的团队在这本会刊上发表了5篇文章。通过翻译、研究他的作品,我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索邦大学合作培养了2名博士研究生。他们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一流。


  现在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那什么叫中国特色?我想,有几个关键点:坚持党的领导,立德树人,扎根中国大地研究问题,传承与弘扬多元文化。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跟每一个学科都有关系。每一个学科都应该处理好世界一流与中国特色的关系、国家战略需求与学术前沿的关系、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并且坚持以我为主不动摇,坚持发挥优势突破,坚持人才培养为第一要务。


  始终怀揣一颗不断探索、不断发现的心


  问:文科如此重要,所以您“创业”起来总感觉很有干头。那您觉得作为一名文科老师和学者,应该要有怎样的心态?怎样能够在工作多年之后仍然激情四射干劲十足?


  许: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始终怀揣一颗不断探索、不断发现的心,这样一路走来都会是满满的兴奋和喜悦。学问是一个过程,没有尽头,即使取得了一点成绩,也是永远在路上。比如,我给不少学者的新书写序,作者有上至80多岁的老教授,下到30来岁的年轻人。这些书出版的时候,很多理论观点不被理解,甚至不被人看好,现在大部分观点都得到了国内业界的认可,比如《翻译学》《变译理论》《生态翻译学》《译者行为批评》,目前这些在翻译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著作,我都写过序,做过推荐。我回过头去看的时候,就会发现这是一条不断拓展、不断发现的路。我的学术眼光哪里来?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开拓发现而炼就的。


  人文学科,相对来说更需要有自由的探索,有兴趣的探索,但也要与国家、社会、民族需求结合起来。文科出成果周期相对较长,但这不能成为没有思考的借口。学术研究不能等,还是要抓紧时间积极探索,创造条件,开拓途径,去做研究。我们说5年是个周期,实际上我们评价老师不会只看5年。如果前面5年找借口什么都不做,那后面5年呢?研究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任何一个大成果,都是由小成果组成的,我不相信有人可以在前面5年、10年什么都没有,然后突然出一个大成果,历史上找不到这样的人。文科就是讲究积累,逐渐发现,而不是突然有大发现,有大成就。所以我想,我们把压力转化为动力,长期持续地努力,这样自然就会有成果,短期有小成果,长期有大成果。


  做学术有几个关键点。一是方向明确,就是说人一定要有追求,并且这个追求要跟单位目标一致,跟国家目标一致。二是有坚持才有积累,有积累才有成果。我举个例子。我和勒克莱齐奥的友谊超过30年了,我们准备出一本书,叫《诗意的诱惑》,内容就是我俩之间的学术对话,我们都是手写交流,我问他答,一共149页,这么多年一点一点积累下来,很有价值的手稿,很有深度的交流,我相信这本书出版后在国际文学研究界一定会有重要反响。三是善于领悟、总结、发现。积累不是目标,积累是为了发现、创新。而领悟要有开阔的胸怀,善于学习、总结,善于总结的人往往是善于发现的。


  我觉得,无论是哪个领域的学者,都要在增强学科竞争力、提升学术影响力、扩展社会推动力和推进思想引领力这4个方面努力。这也是我今后要继续努力的方向,我想,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需要每一个人都参与,都出力。我们浙江大学的每一个教师既要站在局部上思考自己的学科怎样发展,也要站在全局上思考浙大怎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每个人都要带着思考去总结去发现,在历史的伟大进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只要全校同心协力,浙江大学就一定能真正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0
分类:翻译业内动态 标签:  | 收藏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免责声明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权利人保护机制 | 违规信息举报和处置办法
中译语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4 www.yeeworl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02826号-3
京ICP证14015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4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