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永业:中国语言服务行业何时迎来复苏拐点?

来源:译世界 作者: Yee君×蒙永业 时间:2021/01/28


不久前,译·世界公众号发布了蒙永业博士撰写的《2021年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趋势预测》,该文预判了语言服务行业的一些关键走向,引起业内普遍关注。对此,Yee君专访了蒙永业博士,以期和大家分享更多行业灼思。


译世界: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而中国语言服务产业尽管产值有所走低,但下降幅度不大,也算是挺住了。您如何看待这种“挺住”?您认为支撑语言服务产业在2020年挺住的背后因素主要有哪些?


蒙永业:我认为推动2020年语言服务行业挺住的背后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中国宏观经济向好发展给中国语言服务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20年,中国全年GDP实现正增长2.3%,破纪录地达到了101.5万亿元;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为321557亿元,同比增长1.9%。此外,2020年全年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与上年持平,2020年12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8%,位于较高景气区间(高景气区间为60%以上)。中国语言服务产业立足中国宏观经济,中国语言服务企业也得益于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基本维持在正常的发展水平上。但分散到不同企业,则存在不同感受,有人喜,也有人忧。


第二,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控制住新冠疫情,为语言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稳定的环境。语言服务企业主要在2月-4月疫情期间受到封城、严格出行限制等影响,许多企业不得不选择居家办公;5月份后,虽然仍然存在疫情零星爆发情况,但基本上对正常办公与生产不造成实质性影响。除此之外,政府出台政策减轻小规模纳税人税率、免征2020年2月-12月企业缴纳社保费用等措施,给企业带来了实质性优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员的固定成本,也对语言服务企业在灾年稳定团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三,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在语言服务需求量下降的情况下,中国语言服务企业选择了积极自救之路。众所周知,语言服务行业主要依赖订单来提供服务。一般而言,语言服务企业的业务储量大约为7-60天(企业规模越大,业务储量基本上越大)。疫情开始之初,产能受到一定影响,但尚能逐步消化积压业务储量;随着疫情管控深入,来自客户方的需求量急剧下降,部分业务开发能力较弱的小型语言服务企业甚至出现零业务的情况,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语言服务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在此情况下,语言服务企业积极自救。一方面,积极参与社会各项抗疫志愿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抗疫案例;另一方面,开源节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语言服务企业在熬过了三四个月最艰难的日子之后,客户方也逐步开始复工复产,虽然面对面的业务减少,但线上交流增多,语言服务需求量逐步恢复,中国语言服务企业在七八月份开始迎来业务复苏,超过30%的受访企业在九月份接受调查时表示业务已恢复到疫情前同比水平。


从2020年全年调查情况来看,部分竞争力弱的语言服务企业选择了退出市场或缩小企业规模(注册资本、从业人员、薪资福利等),但尚未出现大型语言服务企业倒闭破产的报道。中国语言服务产业尽管产值有所走低,但下降幅度不大,算是在本次新冠疫情冲击之下“挺住”了。


译世界:您在《2021年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趋势预测》一文中指出,语言服务需求是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对外贸易的“晴雨表”,您的这个判断是基于怎样的观察和思考而得出的?


蒙永业:罗慧芳博士和我在2020年出版的《中国语言服务产业研究》中,研究分析了1993年-2015年23年间中国语言服务产值与对外贸易额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外贸易额和语言服务产业之间相互促进,语言服务产业与对外贸易之间存在长期的影响,当年语言服务产值每增加1个单位,将促进次年对外贸易额增长0.73个单位。因此,语言服务需求于对外经济贸易的“晴雨表”作用已经凸显出来。


译世界:您在上述文章中也做出预判,认为2021年,中国语言服务行业产值还会有一段时间的小幅走低。那么您认为,对于中国语言服务行业来说,迎来复苏或者说逆势上扬的新的拐点在哪里?这个拐点的到来需要哪些契机,或者需要来自行业内部和外部的哪些驱动因素?


蒙永业:对于这个拐点的到来,CSA Research有一个预测,他们预计到2023年全球语言服务产值才能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这是我们面临的全球宏观环境。


但我们在调查2020年中国语言服务产业发展情况时发现,受疫情影响,我国语言服务企业总量出现了下降,注册资本也出现了明显缩减(如原来注册资本为500万元,现在下降到100万元或更低)。这表明,整个行业对疫情带来的冲击感到恐惧,对于未来发展信心尚显不足。


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企业选择注销或吊销企业、调低本身不用实缴但发生风险时需要承担责任的注册资本。2020年的低迷情况将对2021年产生一定的传导作用。此外,全球疫情何时结束尚未明了,至少在2021年还要延续很长一段时间,也就意味着来自客户方的语言服务订单还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但全球语言服务行业将先于全球整体经济复苏,通过语言服务沟通的国际贸易、国际交往、国际互动将随着疫情趋稳而逐步恢复。我认为,如果2021年新冠疫情见底,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则在见底之前3-6个月便可迎来复苏,出现逆市上扬的拐点;否则,谈拐点为痴心妄想。但是,即便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在2021年迎来拐点,整个行业产值大概率仍将小幅走低。


语言服务行业本身不会产生太多需求,主要依赖外来需求订单,说这个行业是“靠天吃饭”并不为过,单家企业发展的命运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整个行业则严重依赖宏观经济发展状况。此时,各种降价接活行为只能作为短期战术延续一时,长期来看不可能成为战略持续下去。稳定团队、练好内功、开源节流、审慎投资、避免大额支出都是企业当前应做之事。做好这些应对,然后等待拐点的到来。


译世界:过去一年,全球知名语言服务网站SLATOR发布的《新冠疫情对中国语言服务企业的影响调查报告》,以及全球知名语言服务资讯机构CSA Research发布的《中国语言服务企业为后疫情时代指明方向》等调研报告都呈现出一个趋势,就是中国语言服务企业在疫情中助力了全球经济复苏。这一趋势主要是基于哪些因素形成的?


蒙永业:主要得益于中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走出疫情影响,中国语言服务企业可以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安心开展工作。目前中国拥有超过9000家语言服务企业,占到全球2.7万家语言服务企业(CSA Research在2020年报告统计)的三分之一,是全球重要的语言服务力量之一。来自全球客户对中国产品、服务的需求将在长期抑制之后出现报复性增长,对中国语言服务的需求也将水涨船高,让中国语言服务企业通过自身努力,助力全球经济复苏。


译世界:据您透露,中国翻译协会将在2021年发布《口笔译服务计价指南》标准,请问您是起草专家组成员吗?可否给我们介绍一下该标准的起草初衷和目标?您预判这个标准将会对规范行业标准、净化行业环境起到怎样的作用?


蒙永业:是的,受中国翻译协会委托,我作为第一起草人组织专家团队协力起草《口笔译服务计价指南》标准。


随着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与机器翻译技术的日臻成熟,客户和社会各界对口笔译服务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但对于如何确定口笔译服务质量、如何为口笔译服务进行计价,国内外语言服务行业均没有统一的标准。语言服务行业对规范口笔译服务计价的呼声很高。这是起草这个标准的大背景。


《口笔译服务计价指南》标准充分整合了来自中国大型语言服务企业的最佳实践,从人员资质、翻译流程、任务难度、工作条件等多个方面为口笔译服务的分级、分类报价提供依据。实施这一标准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扭转客户盲目追求“优质低价”的做法,进而转向“优质优价”的良性发展之路


当前口笔译质量标准是软性的,影响要素也是多元化的。当前,甚至未来较长一段时间,行业都将缺少衡量口笔译质量的客观技术手段。口笔译质量的高低仍需基于大量翻译事实进行主观判断,因此,口笔译质量判断存在一定程度的容许误差。


通常情况下,服务质量的优劣决定服务价格的高低。计价指南标准提供了口笔译服务质量与价格计算的关系,目的是让客户看到大概率获得高质量口笔译服务的计价要素。


《口笔译服务计价指南》标准的推广应用将对中国方兴未艾的语言服务行业起到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促进中国整个语言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中国语言服务行业标准化实践引领国际同行,提供借鉴。


译世界:您也在上文中预测,未来几年,远程口译将成为语言服务行业的新风口。请问,除了因疫情带来的物理阻隔而产生的硬性需求之外,您认为还有哪些因素是这个新风口背后的支撑?请您详细谈一谈这个预判。


蒙永业:疫情让线上会议成为主流,也将远程口译带到了行业发展的新风口。当然,随着疫情结束,许多线下会议也将逐步恢复,但线上会议随时随地可进行、节约差旅成本、减少会务工作、高效解决问题等优点已经展现无疑。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线上会议将取代很大一部分线下会议,尤其是国际性会议


此外,随着5G通信技术商业化全面铺开,通信故障极少出现,将口译服务平台布置在云端服务器上可让译员轻松实现远程访问,远程提供口译服务已成为现实。


远程提供口译服务已经成为一个新趋势。口译员无需亲临口译现场,而是通过技术设备接收会场视频与音频。远程同传受众不再局限于现场人员,在有通信信号的地方,任何人通过手机便可以收听收看。另外,还可以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将语音直接转换为文字,供后续随时检索与查询。


远程口译需要的技术设备很少,而且方便携带,大大节约了同传会场设备搭建、调试、维护等成本。这些原因都会让远程口译成为未来口译业务的新风口,但也可能导致传统现场口译业务减少。


译世界:目前国内远程笔译技术的发展情况如何?请给我们介绍一下。


蒙永业:目前,远程笔译技术的核心还在于笔译,远程只是一种表现形式。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远程技术早已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几乎所有主流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CAT)均整合服务器版,实现远程连接,进行数据交换。目前国内远程翻译软件有布置在内部服务器,也有布置在云端服务器,效果没有太大区别。


目前,国内远程笔译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定制化方案上。实力稍弱的企业直接采用标准版CAT软件的远程链接功能来实现远程团队协作、记忆库和词库共享;实力强的企业则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在标准版CAT软件的基础上量身定制更多功能,比如整合大数据挖掘软件、机器翻译深度学习软件、格式处理软件、术语管理软件、桌面排版软件等。



蒙永业简介


蒙永业,博士,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语言服务研究所所长,北京悦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语言服务40人论坛秘书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服务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翻译协会口译委员会副秘书长;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37)翻译标准工作组专家,全国语言与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2)委员。出版专著5本,主编行业标准4项,起草行业报告十多份,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十多篇。


0
分类:翻译业内动态 标签:  | 收藏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免责声明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权利人保护机制 | 违规信息举报和处置办法
中译语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4 www.yeeworl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02826号-3
京ICP证14015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4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