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认知与语言研究协同创新高层论坛”举行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 时间:2019/04/15


  4月13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翻译认知与语言研究协同创新高层论坛”,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各兄弟院校和相关机构的专家学者与会交流。会议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张威,西安工程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胡伟华,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王建华、杨敏共同主持。


  刘元春首先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跨学科研究是中国人民大学目前的发展重点之一,应以新时代为契机打造交叉学科的研究品牌,特别是要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翻译认知研究很好地契合了人民大学在新时代的发展战略,是非常有意义的,学校将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外国语学院这一课题的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郭英剑在发言中指出了现代外语教学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他表示,对于科技的发展,比如机器翻译,我们应该采取更加包容的态度,接受科技的进步,正视这个挑战。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罗选民介绍了翻译认知在翻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阐释了翻译认知行为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外语学习和翻译实践,从而更好地解决语言问题和培养翻译人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刘建达介绍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含义,并且阐释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和认知之间的关系,也强调了语用能力在中国英语教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张辉介绍了批评认知语言学的含义,基于趋近化理论和话语分析理论具体分析了中美贸易战中的语言现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任伟从语用能力的定义出发,进一步解释了互动能力和语用能力之间的关系。他也阐释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语用能力之间的交叉联系。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张威从语料库建设的现存问题入手,介绍了语料库建设的现状。他还阐述了建设语料库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并介绍了他的团队正在建设的以国际合作、动态扩容、技术先进为特点的共享语料库平台。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智能平台产品部总经理李学朝介绍了机器翻译的内涵以及发展历史。他阐述了在现实生活当中,翻译是无处不在的,在机器翻译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机器翻译也存在缺陷,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与人工翻译界协同创新、互补、共享、借鉴,更好地进行人机协同。王建华指出口译过程认知需要从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构建相应的理论,虽然相关研究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但是在跨学科研究的角度,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解决。

  广州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卢植在发言中介绍了认知翻译学的起源,发展进程,研究方式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指出认知翻译学正在推动翻译过程研究成为翻译研究领域的热点,促进翻译研究范式的转变。西安工程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胡伟华分析了通过CiteSpace语言学计量工具,研究梳理了20年间关于国际媒中国形象研究的发文数量、高产作者或机构、研究方法、媒体来源、高频关键词体现的国际媒体关注领域等,总结了国内关于国际媒体中国形象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现状。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张清芳介绍了口语产生的过程,并通过两个针对汉语的ERP实验研究,得出了在汉语口语的产生过程中,语义的选择和语音的激活分离这一结论。

  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曹进结合生动的案例,介绍了网络场域汉语语言符号再生现象背后的权力和资本等社会因素,分析了网络大V和意见领袖容易掌握语言资本,控制网民的背后原因。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张政从机器翻译的现状出发,介绍了机器翻译的发展及未来趋势,分析了计算机的局限性,也肯定了机算机辅助翻译工具(CAT)的用处。他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机器翻译不会替代人工翻译,翻译从事者应对机器翻译抱着平和,包容和淡定的态度。

  杨敏分享了其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微信用户对话内容的研究,通过Wodak的历史话语分析法,得出结论:文化背景、教育背景差异不大的情况下,男女微信谈论主题差异不大,主题差异体现在不同的年龄段。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对外话语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范大祺在发言中介绍了政治话语对外译介的基本原则:政治原则和效果原则。同时提出要做到讲政治和讲效果的平衡与统一,政治话语对外译介需要相应的文化传播来助力产生相乘效应。

0
分类:翻译业内动态 标签:  | 收藏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免责声明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权利人保护机制 | 违规信息举报和处置办法
中译语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4 www.yeeworl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02826号-3
京ICP证14015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4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