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标指导下的英语类专业课程与教学”研修班举行

来源:外语学术科研网 作者: 时间:2019/05/22


5月18日—19日,“国标指导下的英语类专业课程与教学研修班”于“外研社·浙江财经大学高校外语教师培训中心”举办。此次研修班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共同举办,特别邀请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教授、北京语言大学王立非教授、河北师范大学梁文霞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莲教授、南京大学王艳副教授、浙江财经大学章汝雯教授、上海大学庄恩平教授和复旦大学王炎强老师,结合新时代高校英语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为参班教师解读《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指导下的英语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外语人才能力培养,并结合精读、写作、视听说等核心课程以及跨文化、文学、翻译等培养方向课程为参班教师带来了具体的课程指导。


  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黎昌抱院长在开幕式上致辞,他对来自全国各地参与研修的老师表示了欢迎,介绍了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课程设置等基本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并表示在《国标》发布的背景下,此次研修能够帮助参班教师更好地解读《国标》精神并在课程中进行实践。

  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英语专业部主任冯涛主持了本次研修班,对课程目标和研修团队进行了总体介绍,对课程内容、课程形式以及课程评估的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

  宏观解读:把握国标方向,推进教育改革

  课程伊始,孙有中教授以《国标》为核心,讲解了新时期外语类专业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知识与能力,带领参班教师进一步思考外语教育改革应该如何进行。孙教授指出,在解读《国标》思想时,应把握三大原则:突出学生中心、突出产出导向和突出持续改进。他从外语类专业跨学科和深度复合的学科定位出发,解读了《国标》关于外语类学生素质、知识与能力三个维度的规定,并探讨了新时期外语类专业的改革路径。孙教授指出,外语类专业要立足包括核心课程和特色方向课程在内的专业课程建设;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尤其是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研究能力;从教材、教法和测评等角度关注课堂教学;重视教师发展,鼓励老师塑造学者型教师身份;保障教学质量,做好监控、反馈和改进。

  王立非教授以“《国标》指导下的商务英语专业、师资和课程建设标准与要求”为题,指出在新一轮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等外语专业教育已经主动求变,从文科类专业转为新文科类专业,从外语专业人才转为外语产业人才培养,从多语种转为“一带一路”关键语言。王教授强调,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中的商务知识和跨学科知识,以及专业能力中的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专业商务技能以及跨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探讨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标准时,王教授介绍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模式特色,即在专业价值取向上更加注重创业性和应用性,在专业模式上更加注重跨学科和跨专业,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突破语言文学单一学科限制,在教师队伍和教研上更加注重多元化和多渠道。

  核心课程教学:以能力为导向

  梁文霞教授从《国标》的培养目标出发,指出精读课程不应只停留在语言技能的训练,而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提升。梁教授详细介绍了精读课的课程设计与活动实施,并突出展示了其创新的学生参与形式,包括小组合作、小组竞争以及学生自治等模式。梁教授强调,学生深度参与课堂活动能够锻炼其提炼汇总能力、合作能力、研究能力、计算机能力、活动设计能力、组织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等多种能力。梁教授指出,现在的教学已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从教语言知识和技能转变到注重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应该是规划、引领、补充、深化和拓展学生的学习。

  张莲教授以“写作教学中的跨文化思辨能力培养”为题,指出在当前整体课改的背景下,高校需要构建注重人文内涵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语言技能训练与学科和思辨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张教授指出,当前的写作教学存在师生双方长期对写作能力发展不满的问题,因此需要在英语写作课程整体设计方面做一些改变,尽量减少因教师、学生群体或个体差异大带来的学习风险和不足,并且在英语写作课程中实现语言、思辨和学科能力的协同发展。张教授还详细介绍了如何重构英语写作课程,包括目标的重构、内容的重构、课堂教学思路和方法的再思考以及评价的再设计,并以议论文写作和学术写作为例重新定义写作课程,提出议论文写作需要基于研究或多元互证,学术写作需要基于学科的实证研究。

  王艳副教授探讨的主题是“视听说课程:思辨能力培养导向下的听力教学新模式”。王老师指出,现今英语专业学生听力依旧薄弱,听力的重要性和难度均被低估;同时,国家和社会对外语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高层次的要求和多元化的目标使听力教学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二者之间的矛盾加大,听力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容忽视。王老师对听力教学的新模式进行了详细阐释,该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思辨和跨文化能力,重视激发动机、管理认知、交流互动和自主学习的过程,重视情感、认知和社会因素。王老师强调,在提高学生听力的基础上,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做出有理据的判断。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必须围绕目标选择内容,特别是适合思辨和跨文化反思的内容。

  专业方向课程教学:体现新时代特色

  章汝雯教授以“新时期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教学与人文素养培养”为题,首先从文学无用论及文学游戏论两种认知误区及其引发的问题出发,强调了文学“无用之用”的本质与价值。章教授结合新时期《国标》的定位阐述了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的教学原则,提倡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章教授指出,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除了掌握文学基础知识外,还要培育学生心智,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感知力与共情能力、文化自觉、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最后,章教授从教学方法与实践的角度给出更加具体的建议,引导学生对具有多义性和含混性的文本进行文本细读,在教学实践中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

  庄恩平教授以“新时代赋予跨文化教学新使命:Glocal跨文化人才培养”为题,强调在新时代背景下跨文化沟通至关重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国企业走出去都离不开跨文化沟通,但是当前跨文化交际教学中仍存在着强化文化差异而忽视文化融通,照搬西方理论而缺乏本土贡献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履行新时代赋予跨文化教学的新使命,庄教授提出了以问题为导向、服务国家需要并注重实际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倡导案例教学、方案导出、任务驱动以及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庄教授认为教学内容在体现高度和时代感的同时应该接地气,课堂中的案例需要反映现实并且服务学生发展,帮助学生学习沟通策略,学会适应未来社会,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的本土人才。

  王炎强老师以“机器翻译时代下的创新口译教育模式——思辨能力的培养”为题,首先介绍了复旦大学的翻译专业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方面的基本情况,强调了其应用型、善思辨的培养理念。王老师指出,职业口译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和交际能力,其中思辨能力尤为关键。口译过程中的“思”包括抽象思维能力、快速学习能力,口译中的“辨”则是指辨别、判断能力,译员需要辨识语言差异、辨别主次信息以及求真公正地判断事实,从阅读、聆听到表达,思辨贯穿整个翻译过程,因此思辨能力已经成为口译能力中的重要环节。王老师指出,尽管机器翻译发展迅速,机译质量提高仍然面临瓶颈,译员需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高校也应重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实现在机器翻译时代的创新口译教育模式。

  此次研修班在参班教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老师们在钱塘江畔聆听到了教学改革的先声,不仅对于《国标》的指导精神以及培养目标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在具体的课程设计与重构方面获益匪浅。相信老师们会把在研修班的所思所得用于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中,身体力行,付诸实践,共同推进教学改革。

0
分类:翻译业内动态 标签:  | 收藏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免责声明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权利人保护机制 | 违规信息举报和处置办法
中译语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4 www.yeeworl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02826号-3
京ICP证14015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4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