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国”的安乐哲:让更多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 时间:2019/07/05

 

图为:安乐哲在经心书院150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言。(经心书院供图)


  6月29日,经心书院150周年纪念大型文化活动上,一位高高大大的外国教授向台下深鞠一躬,熟练地说出了“中国味”十足的开场白。这位“洋教授”,正是曾翻译过《论语》《孙子兵法》等中国传统经典,曾荣获世界儒学大会“孔子文化奖”的美籍汉学家安乐哲。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就此采访了安乐哲。


  现年72岁的安乐哲一生都在“翻译中国”。《论语》《孙子兵法》《淮南子》《道德经》等中国经典书籍被他翻译后,在西方学界引起广泛关注。他说:“在西方图书分类法中,《易经》《道德经》《中庸》等中国哲学书籍,一直被放在‘东方宗教’类书籍编目中,从未被当作哲学类书籍,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个固有看法。”


  1966年,18岁的安乐哲从美国加州雷德兰斯大学赴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学习。“那时候,西方人不了解中国,感觉只是‘神秘的东方’。”安乐哲说,他也曾一度迷茫,因为“西方人性格是独立、外放的,突出自我;而东方人性格则是含蓄、内敛的,他们更注重地缘、家族的纽带关系。”直到同学送给他一套《四书》合集,并从《论语》中挑选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句为他取了与英文名谐音的中文名——安乐哲。这让18岁的安乐哲第一次知道了孔子,便对儒学着了迷。


  当时,中国哲学这个专业实在太过冷门,为继续学习,安乐哲先后在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等学校分别取得中文硕士、中国哲学硕士,中文博士、中国哲学博士学位,而后到剑桥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最终在夏威夷大学任教。美国夏威夷大学是当年国际上唯一开设中国哲学专业的学校。“说中国没有哲学简直是一个笑话!”他常常与西方人据理力争,不断讲解儒家思想、传统文化背后的“中国智慧”。


  “中国发生的变化太快了,是从未见过之改变。”安乐哲说,1985年第一次来中国内地时,看到男女衣服都是一个颜色。现在城市高楼林立,高铁速度飞快,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现在大家都争着想了解中国。”安乐哲感慨,随着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哲学研究也渐渐进入西方主流视野。以前在夏威夷大学授课时,学中国哲学的学生们,要找一个合适的工作非常难。现在,这些学生们找工作容易多了,还有一些非哲学岗位需要他们。


  “我在北大授课时,会让学生们用英文每周写一份报告和做一个不低于30分钟的演讲,让他们为以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打下基础。”安乐哲称,中国的年轻人需要重视自己的文化、了解自己的文化,找回文化自信,这样才能促进世界对中国的理解。

 

 

 

 

0
分类:翻译业内动态 标签:  | 收藏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免责声明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权利人保护机制 | 违规信息举报和处置办法
中译语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4 www.yeeworl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02826号-3
京ICP证14015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4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