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 | 2021国际短视频大赛启动、“华政杯”法律翻译大赛报名…

来源:译世界 作者:译世界编辑部 时间:2021/05/17


中国语言服务业一周简报

(2021年第18期,总第193期)


编者按 

每一周,中国语言领域都在发生什么事儿?又产生了哪些新观点?以及涌现出了哪些新产品?等等,这些问题可能是很多业内人士想及时关注的。对此,译世界(微信公众号“译•世界” ID:YEEWORLD)进行了信息跟踪观察,推出《中国语言服务业一周简报》,为业内人士提供参考。本期报告覆盖了2021年5月7日-5月14日的资讯。欢迎关注!


C

ONTENTS

目录



重要事项

·本周要点

·事项预告

行业观察




Part 1

重要事项





本周要点


图片第十二届“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开赛


 “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旨在通过搭建全国法律翻译竞赛平台,选拔并培养优势突出的高端法律和翻译复合型人才,回应国家和社会所需。“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最早于2010年12月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一届,共有4000余名来自近200所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及已工作的青年法律翻译从业者、爱好者参赛。


大赛由华东政法大学、全国翻译专业学位(MTI)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BTI)教学协作组、中国翻译协会法律翻译委员会主办,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华东政法大学MTI教育中心、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翻译研究所、华东政法大学法律语言学研究所承办,上海市法学会法学翻译研究会、商务印书馆《英语世界》杂志社、《法制日报》社、上海外服国际人才培训中心、英国皇家特许语言家学会中国分会(CIOL China Association)、上海译国译民翻译服务有限公司协办。


欢迎全国各高校各专业在校本科生、硕士生及博士生踊跃参赛,比赛不限专业和年级,不分组别。已参加工作或自由职业者也可参加比赛,参赛年龄需在40周岁以下(1981年1月1日以后出生)


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轮。初赛为英译汉(笔译);决赛包括英译汉和汉译英,均为笔译。试题形式包括法学学术文章翻译、法律法规翻译、律师常用法律文书翻译等。


5月11日中午12:00开始下载初赛试题,参赛选手可进入官网网站(https://hzb.ecupl.edu.cn/ 或http://dasai.ygym.com/falv/shierjie/index.html等网站)下载初赛试题,并根据大赛规则与试题要求答题。参赛选手需在2021年6月20日中午12:00前,按照大赛译文提交规范,完成相应大赛译文,登录大赛官网,提交大赛译文。


初赛成绩排名前50名的参赛选手可进入决赛。入围名单将通过“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网站(http://hzb.ecupl.edu.cn)、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官方网站(http://www.wyxy.ecupl.edu.cn)、“译国译民”公众号等渠道进行公布。组委会将向进入决赛选手的电子信箱和手机分别发送入围通知。初赛及决赛参赛者均无需缴纳任何报名费用。


联系人:

胡老师,王老师 021-57090148;13123179203(微信同号)



图片第五届“理论翻译学及译学方法论”高层论坛在河南师范大学召开


5月8日至9日,由中国译学协同研究中心主办,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五届“理论翻译学及译学方法论”高层论坛暨“中国译论”专题研讨会在河南师范大学举行。国内知名翻译学专家和翻译学科负责人、百余名高校外语教师、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中共河南省委外事办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杨玮斌,河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雪山,外国语学院院长刘国兵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并致辞。


生态翻译学创始人、郑州大学生态翻译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胡庚申教授以生态翻译学的创新与发展为背景,主要回答了“六大质疑”,并由此引出了“六大创新成果”。胡教授坦述了个人在翻译理论创新方面的心路历程,指出创新和突破在一定意义是都是被逼出来的。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上海翻译》主编傅敬民教授对翻译家研究进行了梳理,指出应用翻译家被遮蔽、忽略的现状。此外,傅教授从近代知识话语的形成出发,强调了应用翻译的重要性,加强了人们对应用翻译的认识,有益于推动翻译史研究的发展。


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外语研究》副主编任东升教授提出了“国家翻译实践”概念并将其术语化,构建了一套极具解释力的概念体系,形成了自成一体的概念群、范畴集、问题域和命题库,开辟了新的翻译研究空间。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翻译学博士、河南师范大学赵文静教授从新视角用新方法展示了译学研究的新动向,对Baker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简要分析,从“基于语料库的”、“基于社会翻译学的”研究到“基于翻译社会学的”概念史的研究,追溯与展望了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杰出学者”、翻译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卢植教授从认知理论基础、方法论特色及研究焦点问题等维度厘清了TCPR中实验范式和情境范式的发展脉络和价值特征,指出了实验范式和情境范式的不同特征及其关系。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杰出学者”、博士生导师蓝红军教授探讨了传统翻译批评“批评性”资源的现实价值与理论意义,从公共性、当下性、理论性、建设性、专业性等方面讨论了中国翻译批评“批评性”的内涵和逻辑,以期推动当代中国翻译批评“批评性”的重建。


《外国语》编审、上海外国语大学郑敏宇教授提出了作者选取第一人称展开叙述的诗学诉求,由此指出译者在翻译第一人称作品时应充分关注该叙事类型的诗学特征,再现第一人称叙述的诗学功能才是翻译该类作品的要义。


8日下午,其他参会代表在分论坛和译学沙龙分会场展开深入交流。“理论翻译学”论坛主要探讨了译思与译论的关系、中国特色文化翻译协调理论以及中国译论演化等议题。“方法与方法论”论坛结合具体的翻译实践研究,就国家翻译实践论、正确的翻译观和翻译学研究方法论等作了主题报告。“翻译史”论坛就当代中国翻译理论的观念嬗变、翻译史研究方法论与模式、特定时期翻译史研究成果、中国语境下具备中国特色的翻译现象等进行了深入探讨。特邀嘉宾对报告人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



图片“我为两会做翻译”参赛报名开启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于2021年4月-2021年6月举办“我为两会做翻译”翻译大赛。本次翻译活动将活动拓展至北京市内各大高校,以比赛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关注“两会”和时政热点、焦点问题,强化具有“中国心”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思政教育平台。


翔宇青年引航工程——“我为两会做翻译”自2012年开始举行,经过10年,已成为二外校内知名思政品牌活动。大赛旨在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思政+专业”的立德树人模式,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中,实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教育的有机结合。各高校选送、推荐的参赛作品,将经过专家匿名评选进入决赛。


初赛主题为:两会报告我知道,初赛采用邮件发送电子稿的方式进行,分为口译组和笔译组(线下比赛方式不同)。翻译材料范围为两篇中译英,任选其中一篇作答,每篇500字左右,可以翻阅字典查资料。按时提交后,经过专家匿名评审,各组排名前10的选手进入决赛。


决赛主题为:我为两会做翻译。决赛将以线下形式进行。口译组比赛方式为中英交传,共有两段材料。材料时长共计5分钟(材料全部选自历年两会)。前四名进入冠军争夺赛,比赛方式为现场发言做中英、英中双向交传。笔译组:比赛方式包括中译英和英译中翻译各一篇,每段材料500字左右。(材料全部选自历年两会)经过专家现场评审,决胜出名次。


所有参赛者在2021年5月17日前将参赛报名表及初赛参赛作品发送至邮箱 sitzuweihui@163.com ,参赛选手可以点击以下链接下载试题,并按照要求填写信息与作答。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E9zmmJwox23Milcpcyix9Q

提取码:6sc3


更多详情可查阅译世界报道:报名|“我为两会做翻译”邀你来参赛!



图片2021“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在京启动


5月11日,由中国外文局主办的2021年第三届“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邓鸿,中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锐熙,北京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李登新,探索频道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副总裁兼内容负责人Vikram Channa(魏克然)等领导与专家代表参加。

  

2021年第三届“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由中国外文局主办,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协办,北京师范大学战略合作,中国外文局煦方国际传媒、中山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五洲传播中心、国家地理、纪录中国理事会、北京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等单位支持。大赛设有年度单元“岭南文化 湾区故事”,主题单元“行至世界 发现中国”“身在中国 纪录你我”“走读城市 探寻乡村”,社交单元“食见中国 吃遍全球”等参赛板块,面向中外创作者团队、外籍主播、自媒体团队与个人,征集多语种、多形态的中国主题短视频,征集活动截至2021年6月30日。


更多详情可查阅译世界报道:报名|2021国际短视频大赛报名啦,30万奖金等你拿!






事项预告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家翻译能力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首届“国家翻译能力: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学术研讨会将于5月22日举行

2021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将迎来80周年华诞。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北京外国语大学将于5月22日成立“北京外国语大学国家翻译能力研究中心”,同时举办首届“国家翻译能力: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学术研讨会。

会议将以主旨发言与嘉宾点评、圆桌研讨等方式共同探讨国家翻译能力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此次会议不接受摘要投递,不设分论坛发言,欢迎对相关问题感兴趣的全国高校教师、硕博士生以及其他机构人士报名参会。报名成功者可观摩上午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并参加下午学术研讨会。


报名邮箱:gsti@bfsu.edu.cn, 并抄送 RECTIC@bfsu.edu.cn

报名截止日期:2021年5月15日


联系人:

樊老师、曾老师    

电话:010-88816386


第三届中国外语教育高峰会议将于5月27日举行

为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将价值观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深度融于外语教育之中,提升广大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和研究能力,高等教育出版社及其主办的《中国外语》杂志在教学研究、教材研发、教师培训、教学比赛、专栏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探索,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中国外语》创刊百期之际,出版了《中国外语》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专号,取得了较好反响。


为深入交流、总结、分享《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实施一周年来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持续推动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2021年5月27日-29日,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中国外语编辑部将于广州举办第三届中国外语教育高峰会议。会议期间还将举办《中国外语》创刊百期读者、专家见面会活动。


   联 系 人:

  王宇茜  18310117353   wangyq@hep.com.cn

  王泳骁  13910460164   wangyx@hep.com.cn


首届新时代中国外语教育的国家意识话语体系构建研讨会将于5月28日-30日召开


外语教育如何在“国际化”与“国家化”之间平衡?如何在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之间安顿?外语教育是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中国公民还是地球村的世界公民?这些都是新时代所有外语人必须考虑和回答的根本问题。有鉴于此,拟于2021年5月28日-30日在山东省泰安市举办“首届新时代中国外语教育的国家意识话语体系构建”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当代外语研究》主办,山东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


会议议题包括:

  外语教育国家意识的话语理论内涵

  外语教育国家意识的话语表征

  外语教育国家意识话语实践

  外语教育国家意识与国际意识的关系

  外语教育国家意识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

  外语教育国家意识与外语学术生产

  外语教育国家意识与外语教师发展

  外语教育国家意识与人才培养

  外语教育国家意识与外语教材建设

  外语教育国家意识与外语课堂建设

  外语教育国家意识与外语教育政策

  外语教育国家意识与国家话语建构

  外语教育国家意识与通识教育

  外语教育国家意识与中国文化

  外语教育国家意识与世界文明

  外语教育国家意识与跨文化互鉴

  外语教育国家意识与批判性思维


与会嘉宾包括: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文斌教授、山东大学王俊菊教授、四川大学石坚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刘建军教授、浙江大学何莲珍教授、同济大学沈  骑教授、南京大学陈新仁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胡加圣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查明建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彭青龙教授、上海大学傅敬民教授、吉林大学潘海英教授等。


联系人

  李桂东:13053886368

  赵燕:15305484460


首届“国家意识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将于6月4日-6日举行


为了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强外语教育政策和外语教学实践中的国家意识;贯彻高校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推进外语学科课程思政建设;探讨外语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挖掘外语课程思政内容资源,首届“国家意识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将于2021年6月4日-6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外语课程思政中心、《当代外语研究》编辑部承办;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学指委和宣传部协办。会议将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形式。

会议议题包括:外语课程思政的理论建设、外语课程思政的学术生产、外语课程与国家意识、外语课程与国际意识、外语课程与通识教育、外语课程思政与中国文化、外语课程思政与世界文明、外语课程思政与跨文化互鉴、外语课程与批判性思维、外语课程思政与教师发展、外语课程思政与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外语课程思政大纲设计、外语课程思政教材开发、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与模式、外语课程思政效果评价、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析。


特邀嘉宾包括:浙江大学许钧教授、四川大学石坚教授、北京大学宁琦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王光林教授、湖南师范大学蒋洪新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徐锦芬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陈坚林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张荔教授等。  


会议交流论文和优秀案例将择优出版。请于2021年4月31日前将论文摘要或案例要点发送至会议工作邮箱:wykcsz@163.com。


数字时代的口笔译教学与研究研讨会暨WITTA TTES 2021年会将于6月19日-20日举行


数字技术的应用及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给翻译专业口笔译学科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在全新的数字时代下,如何以翻译实践的新模式作为切入点,在国际范围内为口笔译跨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创新方法和智力支撑成为亟待探讨的课题。西交利物浦大学翻译系借WITTA TTES 2021年会契机,拟于6月19-20日举办"数字时代的口笔译教学与研究研讨会"。会议诚邀各位专家、学者及业界人士建言献策,共同应对数字时代的挑战,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口笔译人才,促进国内口笔译研究与国际前沿接轨。


会议由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世界翻译教育联盟指导,世界翻译教育联盟翻译技术教育研究会、西交利物浦大学翻译系主办,西安迪佳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达科塔系统软件(上海)有限公司、南京云在商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译牛科技有限公司支持。


会议主题为:数字时代的口笔译教学与研究,主要议题包括:机器翻译、远程口译、字幕翻译、游戏本地化、多媒体本地化、数字内容管理、翻译技术教学。


拟邀请嘉宾包括:数字内容管理专家Brian Buehling、西班牙马拉加大学教授Gloria Corpas Pastor、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黄友义、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崔启亮、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英语系教授丁慧玲、北京语言大学本地化专业负责人韩林涛、国外影片译审何钦、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胡显耀、腾讯AI Lab高级研究员黄国平、同济大学教授李梅、澳门大学教授李德凤、人工智能专家沈宏、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王华树、北京语智云帆科技有限公司CTO魏勇鹏、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徐彬、四川师范大学副教授张静、西交利物浦大学助理教授张霄军、英国布里斯托大学中英翻译和中英视听翻译硕士课程主管张晓春、英国杜伦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郑冰寒、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宗成庆。


会务联络:

周老师 15268468229

杨老师 18001551066

工作邮箱:translationworkshop@xjtlu.edu.cn 



Part 2

行业观察



图片    报告显示: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和知识产权为国内语言服务行业主要翻译服务领域


日前在京举行的中国翻译协会行业报告标准发布仪式上,中国译协发布《2020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语言服务作为推动国际交流、促进全球化发展的“桥头堡”行业,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并呈现出产业结构优化趋向高质量发展、翻译教育迅猛发展、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研究领域日趋丰富、关注国家需要和现实问题以及服务国家大局、积极助力文化交流的明显特点。


据统计,2019年全球语言服务产值首次接近500亿美元,中国含有语言服务的在营企业403095家,语言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在营企业8928家,总产值为384亿元,年增长3.2%。英语、日语、德语、法语和俄语等常用语种为翻译量排名前五位的语种。


报告称,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和知识产权为国内语言服务行业主要翻译服务领域。翻译人才的队伍建设备受重视,翻译人才评价体系更加健全,翻译资格考试累计报名135万人次。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远程语言服务活动成为新常态。


发布仪式上,《司法翻译服务规范》及《口笔译服务计价指南》同时发布,对我国语言服务行业将起到积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出品:译世界编辑部


0
分类:翻译业内动态 标签:  | 收藏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免责声明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权利人保护机制 | 违规信息举报和处置办法
中译语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4 www.yeeworl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02826号-3
京ICP证14015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4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