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摄影理论翻译家毛卫东先生

来源:色影无忌网 作者: 时间:2021/08/03

摄影理论翻译家毛卫东先生7月31日因病去世。我们沉痛悼念与缅怀毛卫东先生,感谢一位为学术翻译抛洒热血的人,感谢他为摄影理论的学术翻译和出版做出的贡献。

  毛卫东1968年出生于陕西西安,自1995年开始从事艺术文献的翻译工作。2009年开始任职于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2014年前后毛卫东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社长殷德俭,这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加入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后,他们的合作为中国摄影理论翻译开启了新时代。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他们出版了大量严肃的摄影理论学术译著。很多书已经成为摄影和艺术工作者的案头必备书。

  从事摄影理论翻译和研究的吴毅强博士称其为:“国内第一个系统地专门从事摄影理论翻译的个人。”

  朋友圈满屏的悼念印证了他为中国摄影作出的贡献。毫不夸张地说,他的离开,让中国摄影理论的引进、翻译和系统研究起码延滞十年以上,这是摄影界的巨大损失。

  ——吴毅强《中国摄影理论的摆渡人毛卫东,你不该这样离去!》

  毛卫东先生创办的“影像文丛系列”目前已出版12本,这是我们国家自2014年以来,最紧跟国际前沿摄影理论的一套书籍。在此之前,我们能看到的摄影理论书籍引进和翻译屈指可数。华东师范大学摄影教师吴晓隆做了一个梳理: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本雅明 著,写于1940年之前,53年后的1993年才有了中译本;

  《明室》罗兰·巴特 著,原作写于1979年,24年后的2003年有了中文版;

  《论摄影》苏珊桑塔格 著,原作写于1977年,28年后的2005年有了中文版;

  《观看之道》约翰·伯格 著,原作写于1972年,35年后的2007年有了中文版。

  吴毅强认为,在毛卫东之前,我们读到的摄影理论基本上停留在《世界摄影史》等通史类的简单介绍,很少能见到专门的摄影理论著作,甚至不知道摄影理论为何物。而仅仅依靠阅读通史,是没法真正展开有效的理论研究的。摄影来自西方视觉文化土壤,他们对摄影的研究经过近两百年的沉淀,已经硕果累累,蔚为大观。但遗憾的是,因为语言和视野的局限,目前我们所能读到的摄影理论,仅为冰山一角,远不能窥其全貌。而我们如果想要有自己的理论体系,都要建立在对这些既有基本文献的引进和翻译之上。所以,毛卫东的摄影理论翻译对于中国摄影理论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热爱生活、热爱摄影的人离我们远去了……

  我们憾别毛卫东先生,铭记他对摄影理论的翻译与出版作出的重要贡献。毛卫东先生留下的摄影理论翻译著作,也将继续启发和惠泽后辈新人。

  毛卫东先生部分重要译著一览

  《热切的渴望》、《如何判断摄影作品的真实性》、《针孔摄影:从传统技法到数码应用》、《摄影展览指南》、《摄影理论 历史脉络与案例分析》、《摄影对话录》、博蒙特·纽霍尔《摄影的历史:1839年至今》、《照片秀:定摄影史的重要展览》等。


0
分类:翻译业内动态 标签:  | 收藏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免责声明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权利人保护机制 | 违规信息举报和处置办法
中译语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4 www.yeeworl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02826号-3
京ICP证14015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4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