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54所院校新增翻译专业学位硕士点、CATIC杯全国翻译传译口语写作大赛开赛…

来源:译世界 作者: 时间:2021/08/02


中国语言服务业一周简报

(2021年第29期,总第204期)


编者按 

每一周,中国语言领域都在发生什么事儿?又产生了哪些新观点?以及涌现出了哪些新产品?等等,这些问题可能是很多业内人士想及时关注的。对此,译世界(微信公众号“译•世界” ID:YEEWORLD)进行了信息跟踪观察,推出《中国语言服务业一周简报》,为业内人士提供参考。本期报告覆盖了2021年7月24日-7月30日的资讯。欢迎关注!


C

ONTENTS

目录



重要事项

·本周要点

·事项预告

翻译出版




Part 1

重要事项





本周要点


图片 54所院校新增翻译专业学位硕士点


7月26日,教育部发布《2020年学位授权审核结果公示》。其中54所院校新增翻译专业学位硕士点,新增硕士点高校包括河北工程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吉林化工学院、上海电力大学等。


根据《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规定,按照突出质量导向、坚持服务需求、强化特色发展、着力优化结构的原则,经条件核查和专家评议,现对各地区(系统)推荐的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自主审核单位的审核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1年7月26日—8月6日。



图片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研究学术研讨会召开


7月23日-25日,“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外译项目申报经验交流论坛在海南自贸区海南大学举行,此次大会暨论坛共有来自全国100余所高校的约150名教学科研人员与会,展示出高度的中华文化外译专题学术导向。


本次大会暨论坛由中兴学人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南广书社(海南)有限公司承办,海南省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Humanity Research and Review(期刊)和Asia-Pacific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期刊)协办。


在24日的全体大会上,天津外国语大学修刚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朱振武教授、苏州大学王宏教授、广西民族大学李学宁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张立新教授、河北师范大学李正栓教授、外交学院武波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周长银教授、吉首大学蒋林教授分别就翻译与新文科建设、文化自觉、翻译的道与器、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的具体实操技巧,以及民族典籍翻译、论文写作与项目申报等宏观及微观话题展开全面、深入的阐释,这些中华学术外译领域一线专家的发言题目涉及面广,既关照了文、史、哲等多个基础学科,又展示了中华学术外译必然涉及的道、法、术等多个应用层面。



图片

     首届暑期CATIC杯全国翻译传译口语写作大赛开赛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翻译(笔译)、传译(口译)、口语、英语写作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翻译、传译、口语和写作教学、研究及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以赛促学,以赛促研,满足我国日益扩大的对外交流需求,促进翻译学科建设和语言服务行业的繁荣与发展,培养高素质语言服务人才。经中国翻译认知研究会(China Association for Translation, Interpreting and Cognition, CATIC)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举办首届CATIC杯全国翻译传译口语写作大赛。


国内外优秀大学生、研究生和留学生均可参赛,专业不限;对翻译、传译、英语口语、英语写作感兴趣的社会人员等均可报名。

大赛顾问委员会包括:中国科学院李亚舒教授、北京大学胡壮麟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王寅教授。大赛组委会成员包括:康志峰(主任)、陈宏俊(副主任)、焦丹(副主任)、李夏青、王智锋、侯诺抒其、肖婷、徐佳朋、连小英、丁洁、徐海艳、时颖、徐晓燕、王安琪、王依曾。



图片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7月23日-26日,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于广西大学举行。本次会议以“时代变革与文化转型中的比较文学”为主题,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全国知名高等学府的专家教授,以及百余位相关领域的专业学者、硕博研究生共同参会,围绕比较文学进行学术与教学交流。


广西大学副校长田利辉、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终身荣誉会长乐黛云、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主席桑德拉·伯曼(Sandra Bermann)与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王宁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会上,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暨清华大学英文和比较文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宁、香港城市大学比较文学与翻译系教授张隆溪、中国人民大学大华讲席教授杨慧林、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曹顺庆、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陈跃红、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叶舒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张辉、上海外国语大学二级教授宋炳辉分别作主旨发言。


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设有20组分论题,内容涵盖文化转型中的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时代转型中的比较文学课程与教学、比较文学与宗教研究:文学中的终极关怀、比较文学阐释学等。






事项预告


第十七届全国机器翻译大会(CCMT 2021)将于8月6日-8日举行

第十七届全国机器翻译大会(The 17th China Conference on Machine Translation, CCMT 2021)将于2021年8月6日至8日在青海西宁举行。会议由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主办,青海师范大学承办。CCMT旨在为国内外机器翻译界同行提供一个交互平台,加强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召集各路专家学者针对机器翻译的理论方法、应用技术和评测活动等若干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为促进中国机器翻译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会议已连续成功召开了十六届(前十四届名为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CWMT)。其中,共组织过十次机器翻译评测,一次开源系统模块开发(2006)和两次战略研讨(2010、2012)。这些活动对推动我国机器翻译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除学术论文报告外,本次会议将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特邀报告,面向学生和青年学者举行专题讲座,邀请学界和产业界专家举行专题讨论会,面向研究者和用户进行系统展示等,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和与会者互动探讨机器翻译最炽热的研究论点,揭示机器翻译最前沿的蓝图。同时,CCMT 2021继续组织机器翻译评测,在原有的双语翻译(汉英、英汉、维汉、藏汉和蒙汉)、多语言翻译(汉、日、英)和翻译质量自动评估(汉英、英汉)等核心任务之外,计划增加新评测任务,并继续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会上也会就评测工作进行学术交流和专题讨论。


本次会议继续面向海内外征集原创学术论文。会议设置最佳论文奖,将在与会期间进行评选,并颁发证书和奖金。


会议联系:ccmt-cipsc@googlegroups.com

会议投稿网站:https://www.softconf.com/l/ccmt2021/

会议网站:http://sc.cipsc.org.cn/mt/conference/2021

评测网站:http://mteval.cipsc.org.cn/


第二十届中国计算语言学大会(CCL 2021)将于8月13日-15日召开

“第二十届中国计算语言学大会”(The Twentieth China 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CCL 2021)将于2021年8月13日-15日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会议由内蒙古大学承办。中国计算语言学大会创办于1991年,由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计算语言学专业委员会负责组织。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计算语言学大会已成为国内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权威性最高、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学术会议。作为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国内一级学会)的旗舰会议,CCL 聚焦于中国境内各类语言的智能计算和信息处理,为研讨和传播计算语言学最新学术和技术成果提供了最广泛的高层次交流平台。


会议网站:http://cips-cl.org/CCL2021


第八届文体学国际研讨会暨第十二届中国逻辑学会文体学研讨会将于8月19日-21日召开


由中国逻辑学会文体学研究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承办的第八届文体学国际研讨会暨第十二届中国逻辑学会文体学研讨会定于2021年8月19日-2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将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主旨发言、专题研讨、分组发言等形式对文体学研究的前沿议题开展研讨。


会议主题为:文体学研究的创新与发展,主要议题包括:

  1.文体学的理论建构;

  2.文体学的研究方法;

  3. 文体学流派及其理论研究;

  4.文体学研究的进展与前沿;

  5.文体学的跨学科研究;

  6.语体及体裁特征研究;

  7.文体与修辞研究;

  8.英汉文体学对比研究;

  9.文体学教学。

  联系人:

  刘莉华 13621261126

  黄  荷 13466314853

       邮箱:stylistics2021@163.com


Part 2

翻译技术



图片     《治学有道 育人无痕:翻译学女教授访谈录》上市


近日,陶友兰、覃俐俐主编的《治学有道 育人无痕:翻译学女教授访谈录》由文汇出版社正式出版上市。该书是从我国改革开放不同阶段在翻译教学与研究领域里大批成长出来的女专家学者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人物而做成的一部访谈录集。


该书以翻译学界优秀女教授的成长为主题,以对话的形式揭示她们的治学育人之道。它与常规意义上的学术编著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以“人”为主体 。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活动,本书以访谈这一研究形式将翻译教育中的主体——教师和学生——连接在一起,一方面学生通过访谈问题探索教师的成长历程和心灵世界,另一方面教师的分享也促进学生反思翻译教育,带给他们自我成长。(2)平易的故事风格。本书采用访谈的方法摒弃了冰冷的理论话语,从不同角度自然地展现教授们在翻译、研究、教学三方面不断学习和探索的经历,比学术论文更加真实感人。(3)具有情景性。朴实的师生对话,让学者们走下被学子和新手教师仰视的神坛,呈现出在真实具体的生命状态。



图片    刘象愚译全本《尤利西斯》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


近日,詹姆斯·乔伊斯的现代主义文学巨著《尤利西斯》全新译本由刘象愚先生翻译,上海译林出版社推出。该书是继萧乾、文洁若和金隄译本之后整个华语世界的第三部《尤利西斯》全译本。


詹姆斯·乔伊斯(James Augustine Aloysius Joyce,1882—1941),爱尔兰小说家、诗人,被公认为对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影响最为深远的巨匠和宗师,甚至被誉为继莎士比亚后英语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


《尤利西斯》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是现代派小说的经典,它被评为二十世纪百部最佳英语小说之首。为表达对这部巨著的尊崇,小说的情节发生的日期6月16日已经被确立为“勃鲁姆日”,每年都会举行纪念活动。


小说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主人公——苦闷彷徨的都柏林小市民、广告推销员利奥波尔德·勃鲁姆,于1904年6月16日一昼夜间在都柏林的种种真实经历和所思所想。乔伊斯将勃鲁姆在都柏林街头的一日游荡比作奥德修斯(即尤利西斯)的海上十年漂泊,同时刻画了他不忠诚的妻子莫莉以及“斯蒂芬英雄”寻找精神上的父亲的心理历程。小说大量运用细节描写和意识流手法构建了一个交错凌乱的时空,语言上形成了一种独树一帜的风格。


刘象愚先生花费超过二十年时间潜心翻译,可谓苦心孤诣、殚精竭虑,数易其稿,终成完稿。除《尤利西斯》文本外,本版《尤利西斯》附赠刘象愚先生五百多页的翻译札记《译“不可译”之天书——<尤利西斯>的翻译》,从翻译理论到具体的翻译技巧、字句斟酌,全面讨论了像《尤利西斯》这类“天书”一样的现代派经典究竟应该如何翻译的问题。 


出品:译世界编辑部


0
分类:翻译业内动态 标签:  | 收藏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免责声明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权利人保护机制 | 违规信息举报和处置办法
中译语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5 www.yeeworl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02826号-3
京ICP证14015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