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友义:从《毛泽东诗词》到世界舞台

来源:中国网、中国外文局公众号 作者: 时间:2025/01/07


1975年,黄友义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便加入了中国外文局外文出版社。他工作后的第一项任务是协助校对英文版《毛泽东诗词》,当时的他,一边听着资深翻译家朗读诗词,一边将其与印刷文字进行比对。“翻译家朗读诗词声情并茂、口齿清楚,简直是一种享受。”黄友义说,“34首毛主席诗词得听了多少遍才把这本书校对完。当时没有觉得这种出版性质的工作有什么特殊意义,但是后来才体会到,这不仅是一种艺术、语言的享受,也是一种很好的入门教育。”


图片

(图源:中国网)


在外文出版社做翻译,不仅需要语言功底,更考验钻研各领域知识的能力。“早上可能要处理关于工业的文章,下午可能是考古方面的内容,第二天又是旅游相关的材料。这非常扩展视野,翻什么就学什么。”黄友义回忆道。必须深刻了解背景知识,才能真正完成翻译任务。


过去50余载,中国外文局与中国翻译界共同成长,黄友义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也见证了许多重大转变。


其中一个重大转变发生在合作出版领域。20世纪80年代,中国出版商的海外发行网络远不如今天发达,国际社会难以接触到中国的作品。1987年,黄友义前往英国,协助中国外文局与企鹅出版集团签署协议,合作出版中国经典著作《山海经》的英文版。


1990年,中国外文局与美国展开了《中国文化与文明》大型合作出版项目,该项目是迄今为止中美之间最大的合作出版活动。黄友义说:“很多出版界的人都说,这是一次史无前例且不可复制的深度合作。除了合作出版外,两国作家还讨论了书籍的细节,包括章节写作分配等。”该项目最终出版了10本书,均进入美国著名图书馆、博物馆等主流渠道。“20多年过去了,这套丛书还是在美国发行最好的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图书。”黄友义说。


除了合作出版,中国翻译协会成功申办并举办第十八届世界翻译大会也是中国翻译界的标志性事件——那是世界翻译大会首次花落亚洲,此前该大会通常在欧洲举办。2005年,中国翻译协会在中国外文局的支持下申办第十八届世界翻译大会,时任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的黄友义参与了申办过程。2008年,该大会在中国成功举办。黄友义表示,那次大会让世界翻译界认识了中国翻译界,从而也认识了中国。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全球翻译领域提升了影响力,也极大地促进了国内翻译行业的发展。黄友义也因出众的才华和管理能力再次当选国际翻译家联盟副主席。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增强,中国外文局不仅为国际受众翻译中国作品,更切实推动构建国际传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黄友义表示,中国外文局在翻译领域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积极参与并推动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如今,中国外文局每年以40余种文字出版3000余种图书和期刊,以14个文种编辑36种多语种期刊,书刊发行到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旗下出版物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包括中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荣誉——中国出版政府奖,以及美国出版商协会霍金斯奖、红点设计奖等国际奖项。中国外文局的业务格局也从书籍出版扩展到多媒体国际传播产品。


黄友义认为,翻译工作最具挑战性的还是培养经验丰富的翻译人才。他说,优秀的译者不仅要精通双语,还要具备双语思维;既要充分理解中文原文,又要考虑国际读者的阅读习惯。尽管中国在全球舞台上地位日益重要,但汉语在世界范围内使用和普及率仍然较低,中国亟需更多经验丰富的译者。


1993年至2013年,黄友义担任中国外文局副局长,经历了中国翻译领域的深刻变化,见证了中国外文局从致力于翻译事业到全媒体国际传播的深刻转型。他说:“凡是爱国者,凡是想让中国的声音传出去的任何人,都应该感受到自己的历史使命,一定要用自己的外语能力、对外传播能力,进一步对外讲述中国故事。”


来源|中国网、中国外文局公众号

制作|绢生

审核|肖英 / 万顷

终审|清欢

0
分类:翻译业内动态 标签:  | 收藏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免责声明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权利人保护机制 | 违规信息举报和处置办法
中译语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5 www.yeeworl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02826号-3
京ICP证14015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708号